<span id="xmssu"><output id="xmssu"><nav id="xmssu"></nav></output></span>
<track id="xmssu"></track>

<track id="xmssu"></track> <span id="xmssu"><video id="xmssu"><b id="xmssu"></b></video></span>
<i id="xmssu"></i>
  • <acronym id="xmssu"></acronym>

    <optgroup id="xmssu"><em id="xmssu"><del id="xmssu"></del></em></optgroup>
    <span id="xmssu"><output id="xmssu"></output></span><optgroup id="xmssu"><em id="xmssu"><del id="xmssu"></del></em></optgroup>

    1. <span id="xmssu"><output id="xmssu"><nav id="xmssu"></nav></output></span><optgroup id="xmssu"><em id="xmssu"><pre id="xmssu"></pre></em></optgroup>

      歡迎訪問保山新聞網,您可以選擇訪問: 保山市 隆陽區 施甸縣 騰沖市 龍陵縣 昌寧縣

      保山搜索

      首頁 保山新聞網 新聞中心 保山要聞

      保山,“新新”向榮!

      2023-08-11 11:52 云南發布

      8月10日上午,云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海埂會堂舉行“開好局、強信心、促發展——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新聞發布會保山專場發布會,介紹相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1

      現場圖 趙嘉 攝

      保山

      區位優勢獨特

      2

      保山市隆陽區 孫亮 攝

      保山自古就是“南方絲綢古道”的重要驛站。2300年前,我國歷史上第一條國際商道——蜀身毒道,經保山連接環印度洋地區,從騰沖至緬甸密支那到印度雷多全程僅600公里,是我國通往南亞距離最近的陸路通道。保山與南亞東南亞國家自古交往密切,是全國著名的僑鄉。

      保山

      歷史文化厚重

      3

      和順圖書館 郭翊 攝

      保山是云南歷史上開發較早的地區之一,一部《大眾哲學》喚醒億萬民眾,一場滇西抗戰彪炳史冊,一座和順圖書館傳承百年,一副永子圍棋堪稱國寶。先后涌現出辛亥革命元老李根源、中共云南黨組織創建人李鑫、當代馬克思主義哲學家艾思奇、改革先鋒楊善洲等杰出英才。

      保山

      自然資源富集

      4

      保山市騰沖火山熱海景區 保山市文化和旅游局 供圖

      保山素有“滇西糧倉”之稱,是云藥之鄉、全國生豬調出大市和“南菜北運”基地、雜交水稻最佳繁育基地。有主要礦產資源56種,翡翠、南紅瑪瑙、黃龍玉揚名海內外。自然出露溫泉240處,為全國第二大熱氣田富集地。

      保山

      生態環境優越

      5

      高黎貢山 保山市文化和旅游局 供圖

      保山年平均氣溫16℃,境內高黎貢山被譽為“世界物種基因庫”“世界自然博物館”。善洲林場既是生態建設的典范,也是一座精神豐碑。

      保山市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

      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

      對標省委“3815”戰略發展目標

      真抓實干、踔厲奮發

      新上了一批賦能發展的項目

      打通了一批經濟循環的堵點

      補上了一批社會民生的短板

      全力譜寫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時代新篇

      社會主義現代化新保山建設

      邁出堅實步伐

      ↓↓↓

      經濟發展打開新局面

      保山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推動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經濟總量穩步提升。地區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躍升千億元臺階。2022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262億元,同比增長5.7%,增速高于全省1.4個百分點,高于全國2.7個百分點,排全省第5位,“穩”的基礎不斷鞏固,“進”的動能加快聚集。

      有效投資持續增長。上半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8%,高于全省14.8個百分點,增速排全省第3位,其中:產業投資增長30.5%,高于全省10個百分點;民間投資增長35.1%,高于全省38.9個百分點。

      民營經濟不斷壯大。累計引進世界、中國和行業500強企業20戶。2022年,民營經濟增加值比重提升到65.8%,排全省第1位。上半年,全市實有經營主體23.27萬戶、凈增1.44萬戶。

      6

      保山小??Х?資料圖

      產業培育邁出新步伐

      保山堅持做大資源經濟和園區經濟,大抓產業、主攻工業,圍繞資源稟賦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新型工業加速升級。在全省率先形成從工業硅到多晶硅、單晶硅的綠色硅前端產業鏈。通威二期作為高純晶硅領域全球首個20萬噸級項目,建成達產后保山將成為全球單體最大的多晶硅生產基地。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6%,排全省第4位;開發區成為工業經濟的主戰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占比達90.3%。

      現代農業加速提質。成功打造了小??Х?、紫皮石斛、紅茶、騰藥、雪茄煙等一批農業產業新名片。農文旅加快融合發展,“到保山新寨‘中國咖啡第一村’尋一抹咖香”成為新時尚,“一座保山”公用品牌影響力全省排名第一。

      文旅產業加速恢復。“漫步高黎貢山、聆聽馬幫鈴響、品味小???、沐浴溫泉神湯”成為廣大游客的向往,騰沖連續5年進入全國縣域旅游百強榜,隆陽創成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全市A級景區數量走在全省前列。成功舉辦2023年“5·19中國旅游日”騰沖主會場活動,走進保山體驗“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影響力持續擴大。上半年,全市共接待游客2274.6萬人次,和順古鎮、熱海景區接待游客同比分別增長7.7倍、5.9倍。

      7

      騰沖溫泉 保山市委宣傳部 供圖

      發展基礎得到新提升

      保山堅持突破瓶頸制約,樹牢“抓發展必須抓項目”的鮮明導向,加快補齊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礎設施短板。

      通達條件明顯改善。保山、騰沖兩個民用機場開通航線69條,旅客年吞吐量均達百萬級。大瑞鐵路大保段開通運營一年來,客貨運量雙雙突破300萬大關。昌保高速全面完工,施勐、瑞孟等6條高速境內段正抓緊建設,即將形成互聯互通新格局。城鄉客運一體化發展水平排全省第1位。

      水利化程度大幅提高。保山壩灌區、潞江壩灌區、騰沖灌區3個重大水利項目列入國家《“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規劃》,建成后全市60%的人口將從中受益。

      能源保障全面加強。500千伏保東變等一批骨干網架工程開工建設,為大工業發展提供了可靠的用電保障。以光伏、風電為主的一批新能源項目加快建設。2022年,新建光伏電站裝機168.8萬千瓦。全市綠電裝機占比達100%。

      改革開放迸發新活力

      保山堅持守正創新、深化改革,以優化營商環境促進高質量發展、高水平開放,加快塑造口岸經濟優勢。

      下好“紓困棋”。著力為經營主體在發展上解憂、政策上解惑、幫扶上解渴,引導民營經濟增強信心、輕裝上陣、大膽發展。上半年,幫助40戶民營企業解決融資20.82億元,小微企業信用貸款余額突破百億元大關。

      當好“店小二”。實施項目要素保障攻堅行動,實行重大項目專班推動、清單管理機制,“日調度交辦、周會商研判、半月報告”推進項目實施,積極探索“容缺審批+承諾制”辦理模式。通威一期項目從開工到投產,歷時僅355天,跑出行業項目建設最快紀錄。

      走好“開放路”。積極服務和融入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及環印度洋國際大通道建設,加快“通道經濟”向“口岸經濟”轉型升級。6月16日,中緬新通道(緬甸—保山蒲縹—成都)公鐵聯運班列實現首發,為我國西南地區與東盟國家經貿往來開辟了新線路。成功培育全省首家5A級民營物流企業,探索出“一箱到底”的跨境貨運新模式。上半年,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305%,排全省第3位。

      打好“創新牌”。成功舉辦“2022·騰沖科學家論壇”,一批招才引智項目加快落地。2022年,全社會研發投入增長81.5%,投入強度超過全省平均水平;認定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65戶、專精特新企業9戶,獲得國家“兩化融合”貫標企業7戶,高新技術企業產值占生產總值比重提高到27.3%。

      8

      高黎貢山 杜曉紅 攝

      綠美城鄉展現新畫卷

      保山堅持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處理好發展與保護的關系,推動城鄉一體治理、融合發展。

      青山更綠了。高黎貢山生物生態安全評估達到最高等級,消失30多年的云貓、水鹿等再現眼簾。騰沖市被授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善洲林場被認定為“國家生態文明教育基地”。

      天空更藍了。2022年,保山中心城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100%,位居全省第1位,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位居全國前列。

      水體更凈了。22個國控、省控斷面優良水體比例達95.4%。今年5月,保山被國務院通報為生態環境領域真抓實干成效明顯激勵地區。

      城鄉更美了。騰沖市、昌寧縣、龍陵縣獲評云南省美麗縣城,縣市區實現國家衛生城市(衛生縣城)全覆蓋。2022年,成功創建省級綠美鄉鎮5個、綠美村莊18個;入列省級“百千萬”工程示范鎮1個、精品村11個、美麗村莊100個,騰沖入列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

      民生改善取得新進展

      保山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民生服務更有溫度、民生福祉更具質感。

      群眾收入增加了。深入實施“6個一批”增收措施,成功探索出“利潤反哺型、聯合經營型、入股分紅型、利益捆綁型、組織領辦型、電商助推型、公司成長型”7種利益聯結模式,持續促農增收。上半年,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37元,排全省第5位,增長7.8%。

      就業路子更寬了。圍繞農民工“收入增百計劃”,深入實施“五個行動”,幫助農民實現轉移就業“出得去”、進城務工“留得下”、干事創業“回得來”。上半年,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01.25萬人,城鎮新增就業1.32萬人,保山“掌上就業”數字化平臺助力就業招聘工作被央視報道。

      教育水平提高了。大抓教育、狠抓教育、長抓教育形成全市共識,在全省率先推行縣、鄉、村三級書記抓教育述職評議制度,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經驗在全省交流。今年,高考成績再創歷史新高,進入全省文理科前100名19人、增加9人。

      就醫看病便捷了。緊密型醫共體基本建成,被命名為第一批全國嬰幼兒照護服務示范市,深化醫療體制改革成效成為全省唯一向國家推薦州市。21個“雙提升”工程在全省率先竣工,建成全市院前急救統一調度平臺。全市人均期望壽命78.1歲,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9歲。

      文化生活豐富了。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復核為優秀,《總書記來到司莫拉》入選全國我最喜愛的“村晚”節目。有省級歷史文化名城2座、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2個、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3個;有中國傳統村落142個,居全省第2位。

      平安建設呈現新亮點

      保山堅持統籌發展與安全,堅決扛牢“邊民富、邊關美、邊疆穩、邊防固”的政治責任。

      成功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強邊固防經驗在全省交流推廣,率先在全省建成11個邊境現代化幸福村,幸福的地方更加幸福。

      法治建設成效排名全省前列,城市信用狀況監測穩居全省第一,安全生產連續9年獲省考核優秀,連續2年榮膺“全國社會治理創新優秀城市”,先后8年獲評全省“平安建設(綜治工作)先進州市”,群眾安全感綜合滿意率和執法滿意率連續3年蟬聯全省第1位,成為“云南最具安全感城市”。

      當前

      保山市正處于轉型升級的攻堅期

      政策疊加的機遇期

      后發趕超的關鍵期

      保山將努力在

      云南建設我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

      爭當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

      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中

      干在實處、走在前列

      奮力開創

      保山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做強產業升級的“保山引擎”

      把產業作為經濟增長的第一支撐,堅持提質增效與轉型升級并舉,集約節約、高效利用資源打造高質量產業鏈群。

      用組織思維做特農業,在特色化上發力、高效化上提升、品牌化上突破,優化提升保山小??Х?、施甸種業、騰沖中藥材、龍陵石斛、昌寧紅茶等高原特色農業產業。

      用鏈群思維做強工業,按照全鏈條、集群式發展思路,推動綠色能源與綠色制造深度融合,堅定不移壯大綠色硅全產業鏈,做大做強綠色生物醫藥、綠色建材、綠色輕紡等產業。

      用創新思維做活旅游業,做好“5·19中國旅游日”后半篇文章,推進業態創新、模式創新、產品創新、服務創優,全面提升旅游供給能力和供給質量。努力培育1個千億級產業園區,打造16條百億級、十億級產業鏈群,構建具有保山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抬升開放發展的“保山支點”

      堅定不移面向南亞東南亞擴大開放、帶動發展。聚焦“通道、物流、產業”3個關鍵,發揮地緣、人緣、業緣優勢,把保山全域作為一個“大口岸城市”加強頂層設計。

      努力提升互聯互通水平,推動口岸通關智慧化、便利化建設。充分發揮保山市在境外布局的通道、園區功能,完善物流配套,一體推進樞紐之間、園區之間、內外之間聯動發展、優勢互補,促進跨境貿易互惠互利,服務產業鏈、保障供應鏈、提升價值鏈,在面向印度洋陸海國際大通道建設中搶抓新機遇、打開新局面。

      激發民營經濟的“保山活力”

      深化“放管服”等重點領域改革,常態化開展領導干部掛鉤服務,做到政策推送精準匹配、企業訴求一站直達、普惠政策免申即享。

      有效解決企業發展和企業家關切的突出問題,疏通企業落地投產、提效升級的堵點,破解閑置資源盤活利用、低效產能改造提升、項目要素保障的難點,推動傳統產業煥發新活力、新興產業落地能壯大、優勢產業發展快做強。

      圍繞保山特色的產業鏈圖譜,抓實“一把手”招商和“四上”企業培育,實現經營主體培育三年計劃目標。

      打造鄉村振興的“保山樣本”

      把握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系的著力點,突出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破解城鄉發展不平衡問題。堅定不移實施就業優先戰略,依托產業帶動就業,促進新型城鎮化。

      探索農村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村民變股東的利益聯結新機制,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增加農民財產性、經營性收入,助力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扎實做好人均純收入1萬元以下農戶的精準幫扶工作,在實施農村居民和脫貧人口持續增收三年行動中走在全省前列。

      展現邊疆治理的“保山擔當”

      把底線思維貫穿工作始終,全面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抓好騰沖國家興邊富民中心城鎮試點建設,鞏固提升11個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成果,筑牢邊疆繁榮穩定安全屏障。

      突出基層基礎,提升共治共建共享樣板,推廣良法善治創新經驗,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全域創建,努力創成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合格城市,以實際行動建設好美麗家園、維護好民族團結、守護好神圣國土。

      發布會上

      還有這些精彩問答

      和小編一起來看↓

       

      2023年“5·19中國旅游日”主會場在保山騰沖成功舉行,這對推動保山旅游發展有什么影響和作用?

      品牌效應大幅提升。通過部、省、市、縣四級精心策劃,聯動宣傳,保山騰沖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和產業發展成果在全國、全網得到了全面有效展示,讓“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深入人心、叫響全國,活動相關內容線下觸達率20億人次以上,線上瀏覽量超48億人次,疊加其他宣傳渠道,總曝光量超100億次。

      引流成效加快提速。從統計數據看,通過前、中、后期的宣傳推介和系列活動的開展,入保、入騰的游客呈持續增長態勢。1-6月,保山市接待旅游者2274.56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262.3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4.09%和22.95%。其中:過夜游游客613.23萬人次、收入159.6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4.07%和35.14%。重點景區中,和順古鎮接待游客49.66萬人次,是去年同期的7.72倍;熱海景區接待游客63.11萬人次,是去年同期的5.91倍。

      市場信心有效提振。保山市與省文化和旅游廳共同舉辦了“七彩云南·幸福保山”文化旅游招商推介會,與攜程集團建立戰略合作關系。1-6月,全市新簽約12個文旅項目,計劃總投資161.26億元;完成旅游投資72.03億元,同比增長37.3%,完成省級下達年度目標任務的65.5%,實現“雙過半”目標。此外,火山熱海、和順古鎮、北海濕地等重點景區借助活動契機探索轉型發展,豐富景區業態,推出“一次購票,七日有效”等政策措施,積極嘗試從“門票經濟”向“綜合效益”轉型。

      文旅服務創優提質。活動期間,在省文化和旅游廳的指導下,保山市精心培訓、組織了900余名文化旅游青年志愿者,分別在騰沖旅游咨詢服務中心、旅游景點、文博場館、機場、車站、住地酒店等,提供引導、咨詢、講解等服務工作,為眾多到騰嘉賓和游客提供了優質志愿服務。截至目前,全市共設立80個文化和旅游青年志愿服務站,成立志愿服務隊伍21支,招募志愿者3000余人(其中網上注冊855人),開展志愿者服務項目124項,志愿服務時長6000多小時,為打造文旅志愿服務品牌積累了很好的經驗,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三大經濟”是云南省作出的重要的決策部署,保山市在園區經濟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亮點?

      園區經濟優勢更加凸顯。2022年,全市園區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708.1億元,同比增長43.94%,占全市的80.76%;規上工業增加值172.47億元,同比增長18.49%,占全市的77.33%。2023年上半年全市園區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334.3億元,占全市的84.7%;規上工業增加值88.64億元,占全市的90.31%;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80.56億元,占全市的66.6%;入園工業企業數350戶,其中規上企業150戶;提供就業崗位3.33萬個,園區已經成為全市工業經濟發展的主戰場。

      園區發展思路更加清晰。市委、市政府印發了《保山市規范開發區管理機構實施方案》,全面完成了開發區管理機構優化調整,理順開發區權責關系,明確了保山各園區工作委員會、園區管理委員會職能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工作;通過規劃引領,推動各園區未來3-5年合理規劃開發面積,按照全市“1+3”工業產業體系優化園區產業定位,使各園區形成了一個主導產業,兩個輔助產業的發展格局。

      園區產業定位更加精準。對標加快構建“1+3”的工業產業體系,堅持全產業鏈發展思路。在綠色硅基產業上:以落地的龍頭企業作為產業鏈的鏈端,謀劃中下游產業鏈,重點布局切片、電池片、組件、光伏玻璃等項目;在綠色生物產業上:以保山豐富的生物資源為優勢,重點謀劃食品、醫藥、康養、疫苗等項目;在綠色輕紡產業上:立足現有的產業基礎,重點在高端紗線、功能性纖維、綠色印染等項目補強產業鏈;在綠色建材產業上:依托昆鋼嘉華和海螺水泥為龍頭,謀劃新型墻體材料和特種砂漿等新型建材產品。通過“1+3”的工業產業體系,形成各產業清晰的產業鏈,并盯準產業鏈上的頭部企業、成長型企業實現精準招商。

      園區要素服務保障更加高效。市縣(園區)兩級健全議事和研究機制,解決園區發展中的相關問題。提高行政審批效率,提高要素配置效率,重點推進在用地、用能、資金方面的保障。同時在園區發展的進程中,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營造改革、干事、創業的良好政治生態。

       

      保山在咖啡產業發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將如何全面推進咖啡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2022年,保山市咖啡種植面積13.65萬畝,產量2.26萬噸,農業產值9.31億元,綜合產值59.76億元,“保山小??Х?rdquo;被列為國家唯一咖啡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2022年以來,保山咖啡產業發展實現了“6個第一”。

      咖啡精品率第一。全市咖啡精品率40%,比全省14.3%提高25.7個百分點,居全省第一。

      精深加工率第一。咖啡精深加工率60%,比全省的43%提高17個百分點,居全省第一。

      龍頭企業占比第一。保山有咖啡省級龍頭企業11家,占全省18家的61%,居全省第一。

      莊園建設排名第一。堅持“咖啡莊園化、莊園景區化、景區特色化”的思路,全面推動咖啡“種植、加工、展銷、休閑、體驗和觀光”一體化發展,打造“咖啡+文化”“咖啡+旅游”模式,全市登記注冊咖啡館135個,有5個咖啡莊園被認定為“2022年云南省精品咖啡莊園”,在全省10個省級精品咖啡莊園中占比50%。

      知名產品第一。打造企業品牌,樹立了咖啡種植業標桿型企業“佐園”、中高端加工型企業“中咖”、中端快銷型企業“景蘭”、三產融合示范型企業“比頓”等系列企業品牌;培育產品品牌,全市開發掛耳咖啡、貓屎咖啡等產品10余種,注冊產品商標400余個,獲得國家專利12項,焙炒咖啡抽檢產品合格率100%,“中咖”“比頓”被評為“2022年云南省10大名品”。

      科技創新第一。“云咖1號”開創我國咖啡品種權轉讓費最高紀錄。制定發布全國首個《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咖啡果皮》標準。

      下一步,保山市將從六個方面深入推進咖啡產業高質量發展:

      明確發展目標。到2025年咖啡鮮果加工能力達10萬噸以上,精品豆比例達60%以上,實現咖啡綜合產值百億元以上。

      做實發展規劃。聘請云南農業大學專業團隊,正在編制“保山小??Х?rdquo;全產業鏈發展規劃。通過規劃的實施,將全面推進“保山小??Х?rdquo;產業提檔升級。

      建立規范標準。劃分保山小??Х群诵漠a區和產地產區,聚焦“咖啡品種精品化、基地生態化、產業集群化、加工精細化”目標,建立保山精品咖啡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堅持精品路線。

      強化科技支撐。依托云南省農科院熱經所、保山質檢中心等科研機構,充分發揮國家咖啡檢測重點實驗室、全國檢測機構首個咖啡專家工作站“龍宇宙專家工作站”、咖啡產業研究院等科研平臺研發能力,加大人才培養,建立集科技創新、企業服務、產業培育、人才培養、智庫咨詢于一體的科技支撐體系。

      講好咖啡故事。通過比賽、論壇以及“保山小??Х?rdquo;進機關、進高校、進企業、進景區、進酒店、進商超等活動,講好“保山小??Х?rdquo;故事,全方位開展“保山小??Х?rdquo;的品牌宣傳和推介,充分展示“保山小??Х?rdquo;比較優勢。

      完善帶農機制。按照做強二產、帶動一產、促進三產的發展思路,引導咖啡經營主體完善聯農帶農富農機制,帶動咖農持續穩定增收。

       

      保山市商務部門在下一步推動外經貿發展方面將采取哪些工作措施?

      立足“量”,持續壯大外貿規模。一是圍繞“重點貿易國”“重點貿易方式”“重點貿易商品”和“重點貿易企業”發力,繼續在“保穩促量”上下功夫;二是堅持“以出保進、以進促出、進出聯動”,確保重點貿易商品產業鏈供應鏈順暢,促進進出口商品種類及規模逐步擴大,推動全市外貿進出口規模實現新突破。

      立足“質”,持續提升服務水平。一是加快推進猴橋智慧口岸建設,堅持中緬雙邊“智慧化”同步推動、堅持“智慧化”和基礎設施建設同步推動;二是認真組織實施《保山市口岸功能提升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重點推動騰沖猴橋口岸邊民互市監管場、騰沖猴橋口岸聯檢樓貨運通道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積極爭取進境食用水生動物、冰鮮水產品指定監管場地和中草藥指定口岸申報建設,持續推動緬甸牛油果、菠蘿等優勢產品準入工作,完善口岸功能。

      立足“優”,持續優化外貿結構。一是緊抓RCEP機遇,主動對接東部產業轉移,立足產業優勢,推動產品專業化、標準化和品牌化建設,穩步延伸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和國際競爭力,推動外貿結構優化和轉型升級。二是樹牢開放發展理念,落實全省大力發展資源經濟、口岸經濟、園區經濟的工作要求,立足保山社消、物流、電商和產業基礎,推動內外貿同標同質發展,培育壯大外向型產業,提升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能力。

      立足“干”,持續推動向外發展。一是以大瑞鐵路為軸線、“公鐵聯運”標準化物流運輸模式為載體,推動小永、蒲縹公鐵聯運物流園和猴橋口岸國際物流園項目建設,推動“口岸+通道+城鎮+產業+物流”協同聯動發展模式。二是以境外農業合作為重點,進一步深化與緬甸的投資合作,重點打造一批集種植、加工、倉儲、物流為一體的現代農業新型合作示范項目,服務保山對外貿易長足發展。


      下半年,保山如何發揮固定資產投資對穩經濟方面的支撐作用?

      扛實責任謀項目。沒有項目,沒有投資,就沒有未來。抓好項目投資工作首先就是要在“謀”字上下功夫,保山將錨定年度投資任務的3倍為目標,緊緊圍繞國家“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輻射中心建設、“三種經濟”“3815”戰略發展目標等8個重點方向,聚焦能源、農業、數字經濟等13個重點領域,搶抓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等項目申報的關鍵節點,謀劃生成一批具有可行性、可融性、可招性、利長遠的高質量項目。

      優化結構促項目。產業投資、民間投資是項目投資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依托現有綠色硅、生物醫藥、綠色輕紡、綠色建材等重點產業為平臺,做實、做精、做細招商引資工作,積極推動下游產業鏈以及配套產業取得實質性突破。同時充分發揮重大項目牽引和政府投資撬動作用,選擇有收益、成熟度高的項目,多種方式吸引民間資本參與。同時抓實、抓細、抓好季度重大產業項目開工,確保全市全年產業投資、民間投資占比不低于50%。

      形成合力推項目。一切盯著項目看、一切圍著項目轉、一切扭住項目干。踐行一線工作法,大興調查研究,第一時間幫助協調解決制約項目推進的困難問題,力爭騰沖灌區、浙江正泰一期電池片、香料煙廠異地建設等重大項目年內開工建設和入庫納統;確保通威二期、永昌高速、保山冷鏈物流產業園項目(一期)、保山灌區等建設項目形成更多實物工程量。

      強化要素保項目。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服務圍著企業轉、企業有事馬上辦”,建立健全部門聯動機制,有效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的用地、用林、用能、資金等要素保障難題。鞏固擴大“放管服”改革成果,積極推行項目審批“多評合一”“并聯審批”等審批服務新模式,持續改善營商環境,營造良好投資環境,確保全市更多重大項目及早建成投入運營。

      責任編輯:錢秀英 編輯:李木瑞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日韩v亚洲v欧美v精品综合_朋友的朋友4在线观看中文_亚洲强乱中文字幕在线播放_激情综合亚洲综合小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