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腳下“立”新村
近年來,龍陵縣臘勐鎮大埡口新村以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為著力點,把傳承弘揚抗戰精神與環境整治提升、電商與土特產品宣傳推介相結合,進一步推進農文旅融合,新村煥發出新顏,發展也更有活力。
大埡口社區新村位于英雄的松山腳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震驚中外的松山戰役就發生在這里。新村緊密結合“抗戰文化”,在干凈整潔的村莊里以石斛、多肉栽上墻的方式精心打造了“初心巷”“同心巷”“忠心巷”三條別具特色的“主題小巷”。
“松山這片土地曾因為日寇鐵蹄的踐踏和蹂躪而苦難深重,厚重的抗戰文化告訴大家要不忘歷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來自福建的游客林先生一家剛從松山上參觀遠征軍雕塑群和抗戰遺址遺跡下來,又來到新村游玩,林先生說:“這趟紅色旅游真的很有教育意義。”
除了持續弘揚抗戰文化和整治提升環境外,新村里還“新”起了一條致富“風景線”。“大家好,我手里拿的是當地野生蜂蜜……”一大早,位于新村主干道上的直播一條街已經熱鬧起來,主播和村民們正忙著在直播間里向大家推介各種“山貨”。
這條直播街“開播”不長,7月26日當地引進一家龍陵本土直播公司,進駐當地開始試播。“我們當地有很多生態優質的土特產品,許多老人背著自家栽種的核桃、瓜子、水果、蔬菜等山貨到山街子或者人多的地方賣,銷量卻不理想。”臘勐鎮大埡口社區黨總支書記楊善陶說,“我們經過討論研究,采取‘黨組織+合作社+公司+農戶’的方式促進當地發展,一方面以‘文化風景’的形式提升環境,另一方面引進電商直播公司,幫助村民銷售當地的農特產品。讓游客來到新村有看頭、有吃頭,還可以購買土特產帶走。”
電商公司負責人曹大成表示,臘勐鎮大埡口社區不僅有好的背景,還有好的產品,同時有好多故事可說。他們在當地駐扎下來開展直播,主要采用“代購+貨主”方式進行直播帶貨,代購為主播人員,貨主為當地農特產品方。“試運行以來,每天的線上銷售額都在8000元至12000元。在發展過程中,我們還注意培養新型鄉村主播,扶持新農人,力爭實現人氣和銷量雙豐收。”剛剛直播結束的曹大成介紹。
今年70多歲的段團鳳和寨子里好多老人一樣,以前背著山貨步行到山腳的山街子上賣,有時能賣幾十元,有時幾塊錢都賣不到。如今電商團隊來到新村,性格開朗的她積極加入直播團隊,學著給大家推介各種土特產。段團鳳高興地說:“我的東西不需要背到山腳去賣了,自從加入直播團隊以來,每天能賣200元至300元的東西,直播10多天已經賣了3000多元。”
如今,這個新村正悄悄發生著改變,來到這兒的游客也給予了好評。楊君夢利用暑假和同學來到新村游玩,他說:“我感覺這里非常美麗,也很有特色。見到村民在直播賣貨,我還跟他們買了一些土特產帶回去送給親朋好友。我覺得這里特別適合大家來打卡、旅游。”
文化振興和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和有力支撐,大埡口新村創新思路,一手抓抗戰文化宣傳,一手抓農特產品銷售,在結合實際的同時,也讓農文旅融合越來越緊密。
責任編輯:錢秀英 編輯:李木瑞
